0%

Baseline 基线

Baseline 基线的概念

在射电天文学中,基线是连接两个射电望远镜构成的矢量,主要用于干涉测量,以确定观测中某颗源”相位中心”的条纹率,一条基线对应傅里叶空间中的一个点。

对于具有N个元素的干涉仪,有N(N-1)/2个独立的基线。靠近在一起的天线对善于测量源中的大尺度结构,而长基线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和解析精细结构。

首先是“基线”,即干涉阵中两个天线所构成的矢量,它是干涉测量的基础概念,一条基线对应傅里叶空间中的一个点。基线由阵列的布局决定。

物理基线

物理基线是在三维空间中,两个天线之间的几何连接。投影基线是该三维的物理基线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,该二维平面由观测方向决定。在地面参考系(In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,ITRF)中,物理基线是常数,不会变,但是投影基线却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改变,因为在天空参考系里,源固定不动,因此投影基线所在的二维平面在随时变化。

杨氏双缝实验

函数double_slit画了一个双缝实验装置, 𝑝处有一个光源(事实上,这个函数可以画多个光源,这里我们暂时只画了一个源)。蓝色点线是光轴(𝑝=0),正弦波可以看出波长(这里单位任意,因为只有跟波长相关的几何距离才会影响到结果)。黑线表示光波通过狭缝到达右边像屏的路径。右边的条纹是干涉模式,红色曲线为干涉模式横截面的光强曲线。

干涉模式随基线baseline 𝐵B (两狭缝之间的距离)和波长𝜆λ 的变化。调整下面的baseline和wavelength滑块,观察右边条纹的变化:baseline越长,条纹频率越高(间隔越窄),波长越短,条纹频率也越高。

最早的双缝实验验证了光的波动性质,光源只是被用来照亮狭缝。现在反问一下自己,如果给定一个双缝装置,我们是否能利用它获得一些光源信息?是否能利用双缝实验做成一个测量设备,也就是 干涉仪 呢?

假定移动位置,我们注意到,长基线对源的位置变化很敏感,而短基线则没有那么敏感。在第四章我们将学习到,干涉仪的空间分辨率(可以区分出的最小源间距离)由𝜆/𝐵λ/B决定,而传统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由𝜆/𝐷λ/D决定,其中𝐷D为天线(或者镜子)的口径。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实,因为长基线的造价要比大口径低很多!

然而,由于干涉模式的周期性,长基线测到的位置并不明确。相反,短基线正好能解决上述问题.

如下:

短基线的效果:

最早的visibility的出现,在杨氏双缝实验就已经使用了术语“可见度”visibility,该术语最早指的是干涉模式中亮纹和暗纹间的对比度。

现代干涉仪用的是复可见度,是复数。一个复可见度的振幅,或者可见度振幅,对应了干涉模式的亮度,可见度相位对应了相对相位(在我们的模拟实验中,指的是屏幕中央条纹的相位)。一个复数就表示了光源了所有信息,然而,双缝实验显示了整个干涉模式,屏幕上模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“盒子”(一般是用于测量的仪器)的几何规格,光源的信息内容只有幅度和相位。

现代干涉仪用的是复可见度,是复数。一个复可见度的振幅,或者可见度振幅,对应了干涉模式的亮度,可见度相位对应了相对相位(在我们的模拟实验中,指的是屏幕中央条纹的相位)。一个复数就表示了光源了所有信息,然而,双缝实验显示了整个干涉模式,屏幕上模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“盒子”(一般是用于测量的仪器)的几何规格,光源的信息内容只有幅度和相位。

到目前为止,我们仅仅只是关注了测量源的属性。显然,干涉模式对仪器的几何性质也很敏感。根据上述现象引申出了干涉仪的许多其它应用,从大地测量VLBI(通过对已知源的射电干涉探测,精确测出天线位置的变化,从而得到大陆的漂移量),到最近LIGO做的引力波探测(以激光作为光源,通过干涉模式测出由引力波引起的时空的微小扭曲,也就是干涉仪的几何改变)。

上面的双缝实验模拟器已经向我们展示了,不同基线长度,其干涉模式传递了天空的某项特定信息。在下面的例子中,对同一条基线,三个不同的“天空”却得到了相同的干涉模式,因此,一次测量无法区分它们:

但是,改变基线长度再次进行测量,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干涉模式:

使用更多基线,我们能收集到足够信息,重建得到天空图像。这是因为,本质上,每条基线测得的是天空亮度分布的一个傅立叶分量(详见第4章),知道了傅立叶分量,通过傅里叶变换,就能重建出天空图像。1960年代末,计算机的出现使该技术成为可能,射电干涉仪变成了通用化的成像仪器。若非特别说明,现代射电干涉测量指的就是孔径合成。

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迈克尔逊干涉仪

完整起见,我们修改上面的函数,使之更接近现实的干涉仪。主要改了两处:

  • 把光源改为无限远
  • 按照迈克尔逊干涉仪修改光路

我们对程序做了如下改动。首先,光源位于无限远,因此我们根据入射波前的到达角度(0表示同轴,即沿垂直轴)来定义光源位置。然后用波长数定义基线长度。抵达干涉仪的两个臂的波前“相位差”完全根据到达角来定义,进入干涉仪外臂的两条“射线”指示了入射角。

在不同的position、intensity和baseline的情况下的效果如下所示:

此时用2个源来测试一下:

参考

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不居!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